本報記者 許丹婷 本報實習生 容遠昌
“作為廣西最早的工業基地,梧州不缺好的產品和產業,真正缺乏的是產業集聚和企業集群。如今,梧州正逐漸通過技術升級與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建立科學發展模式。”3月27日,梧州市委書記劉志勇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信心滿懷。
他打開電子地圖,興奮地指著一條蜿蜒的“玉帶”向記者介紹:西江,其流域延伸至滇、黔、桂、粵等省區,而西江的沿線城市梧州,是廣西沿江開發核心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梧州就在廣東邊上,如何做好廣東產業轉移的承接工作,是梧州市歷屆黨委政府一直考慮的問題。劉志勇表示,要承接廣東的產業轉移,最重要的是形成差異式發展,形成優勢互補,形成轉移的梯度。也就是說,產業鏈的轉移要分步走:第一,承接東部產業的轉移;第二,依托自身資源,發展、延伸相關產業;第三,傳統產業在新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換代,提升其品牌影響力。
梧州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認識到,梧州經濟社會的發展不能僅僅依靠內生型增長的發展模式,必須走集聚吸納之路,而集聚吸納的載體就在沿江。優化沿江工業布局,有利于梧州承接東部產業的梯度轉移,有利于促進產業集聚、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永續利用,推動梧州工業化、城市化建設進程。
積極打造西江經濟帶產業集聚優勢、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既是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最為核心的內容之一,也是梧州市在打造西江黃金水道中心城市過程中必須實現的目標。
一個新的產業優化構想由此孕育而生!
劉志勇說,梧州市根據實際需要,決定主要以“雁行陣勢”布局,鞏固工業基礎,分四大梯次發展特色產業集群。按照“雁行陣勢”優化產業布局,到2015年,梧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將計劃超過2000億元。
第一梯次是再生資源產業集群,以再生銅、再生鋁和塑料這三大原材料為基礎,拉動銅塑、鋁塑、銅鋁等相關產品的產業鏈發展,培育成為梧州市支柱產業,到2015年形成年產值達1000億元的再生資源產業集群。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當前梧州市正在大力建設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打造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園區目前采用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模式,多方面共同快速推進。經過幾年來的重點打造,園區已經累計入園企業16家,項目合同投資額達55.4億元;已經累計建成廠房6.5萬平方米,目前正在全力爭取實現今年累計建設約15萬平方米廠房的目標。
第二梯次由陶瓷產業和特種鋼產業集群組成,兩個產業均計劃在2015年實現年產值200億元,成為梧州市的兩大產業集群。其中,藤縣中和集中區定位為中高檔陶瓷生產基地,計劃建設150條陶瓷生產線,建成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50億元,而最早入駐中和集中區的新中陶陶瓷有限公司有兩條生產線已經投產;岑溪工業集中區則定位為中低檔陶瓷生產基地,目前已有名爵陶瓷、新建球新動力陶瓷、禪豐陶瓷、足旺陶瓷等在園區落戶,總投資達十多億元。目前,梧州市正在以邊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邊招商引資的方式同步推進園區發展,堅持走“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的路子壯大產業集群。在特種鋼產業上,梧州市今年將主要抓好長洲區工業集中區的新盈特鋼(桂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永達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的進一步壯大發展,同時重點做好平浪特種鋼加工基地的規劃建設,爭取在二年內建設60萬噸特種鋼型材加工項目,并引進一批下游企業入園,建設完整的產業鏈。
第三梯次是醫藥、食品和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其中,梧州市規劃在2015年把醫藥和電子信息產業的年產值均擴大到200億元,食品產業年產值達到100億元。
第四梯次是林產林化、禮品、化工和機械制造產業集群,同時繼續把寶石、日用品等傳統優勢產業培育發展壯大。
梧州,再次站到了新一輪的大發展浪潮之上。“梧州地處八桂大地東邊,可以說,是廣西最早看到太陽的地方,”劉志勇言笑晏晏:“也希望,梧州能最早見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曙光。”